1

文革“普無號”郵票的發(fā)行日期和版式

“文革”期間,郵電部曾發(fā)行過幾套普票,其中普1《革命圣地圖案(第三版)》、普15《交通運輸圖案》、普16《革命圣地圖案(第四版)》、普17《北京建筑圖案》等,規(guī)格比較統(tǒng)一。
    然而,“文革”期間首次發(fā)行一套無志號普通郵票,其圖幅尺寸、圖案、齒孔等不盡相同。我國集郵家通常簡稱“普無號”或“文普”。
       現(xiàn)在,根據(jù)筆者掌握的資料,對此做初步的分析和研究。
發(fā)    行    日    期
      “普無號”票在“文革”早期分批發(fā)行,因普票不象紀、特郵票引人注目,所以,每種郵票的發(fā)行時間均缺乏精確的資料。
       英國《吉本斯》、美國《斯科特》上記載的時間為:1969年10月至1970年,有的甚至到1972年。
      中國集郵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》上注明,本套郵票是從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分4批發(fā)行的。
     此日期來源于郵電部發(fā)行局的檔案,應屬可靠。
      有些集郵家曾提出疑問,為什么有的“普無號”票紙邊上的印刷日期晚于這一時期 ?這很容易解釋。
     一般的紀特票都是在發(fā)行前全部印完,而普票乃是常用票,往往多次印刷,即正式發(fā)行后還會添印。因此,日期均有不同。
版    式
     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》記載,全套1.5分至1元共11枚,用膠版和影寫版兩種方法分批印制,且全張有80枚、100枚和150枚3種。
      票上圖幅有:27.5x22.5、23.5X29、30X24和29.5X23.5毫米 4種,但因曾幾次照相制版,故圖幅尺寸有時稍有出入。
      天安門圖8分票,太陽四周白色光芒就有幾種寬度。
以上內(nèi)容(包括圖片及視頻)為創(chuàng)作者平臺"快傳號"用戶上傳并發(fā)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